尤其是包含设计、建造、工程与运营类的企业集团,横向上在项目设计、建设、制造、储运、安装、运行、技改、报废的不同阶段,因管理主体不同,存在不同的编码,影响物资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各项目之间、各板块之间的物资难以互通余缺、充分利用;纵向上难以实现统一集团范围内物资在设计、采购、运输、仓储、库存、领用、调拨、建造、安装、运行、维修、核销、再利用等环节的集约化管理、提高效率降本增效的作用。
主数据能为集团采购供应链管理带来什么?
建立一套统一的各行业、各周期、各业务板块公用的并适应业务不断发展迭代需求的物资主数据管理体系,可以作为实现降本增效的一项重要基础性举措。
1、提升数据资产管理成熟度,实现主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促进数据标准及数据利用规范的建立,提高数据质量;
2、集中的主数据管理平台为所有信息的交互和集成提供了统一的编码数据,减少信息统计汇总成本和信息沟通成本;
3、构建通用的、集中处理的数据总线,大大降低数据交互的复杂性,且主数据在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共享更加规范。
如何打造聚焦供应链的物资主数据管理系统呢?
1、需要建立一套物资分类的规则
既要参考国标又要借鉴行标同时也要结合企标、既要保持一定时期内的冗余又要考虑不重复可记载的特点。层次码、缩写码、特征组合码、复合码等各有特点,但是央企集团大多采用分类分段+顺序码的方式编制物资与设备。
2、建立物资分类的编码
同时需要建立物资、设备与固定资产的对应关系,以保证业务物资与财务数据的一致性。分类层级过少,物资的管理范围过于宽泛,不利于统计分析和归类管理;分类层级过多,物资管理的颗粒度过细,管理难度加大,增加代码长度不利于使用和记忆。分层的多少以及长度的标记其实一切都是为了便于管理,有些设备肯定是厂家维护的,就没有必要分层过细。
主数据作为各个业务板块公用的数据,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通过特征属性集映射到相关业务单元的元数据,一般企业的物资主数据其特征属性集主要还是规格、型号、图纸编号、名称、计量单位等数据,需要尽量以可选项替代手写项,保证其结构化的特征。
3、需要对现有数据进行清洗
一般企业集团的主数据都在10万条左右,有的多达30万条以上,需要针对特征属性对数据记录进行验证、筛选、替换与补充,需要验证分类的合理性、分层数据长度的合理性以及计量单位等属性集的选择合理性。在进行设备数据清洗的时候需要注意:有些专用设备随着技术的进步可能变成通用设备、有些通用设备随着使用范围的变化成为专用设备。
4、需要建立主数据标准化的管理机制
主数据的维护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建立统一的物资编码管理体制,对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及流程等进行规范。设置统一的物资编码归口管理机构,负责编码规则、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文本的制订,并进行培训及考核;确定物资编码审核机构,负责编码的专业审核以及日常检查工作;明确各单位(部门)物资编码机构或岗位,负责编码提报及对本单位(部门)编码工作日常管理。设立编码管理制度和流程,对编码的建立、使用、更新及考核等工作做出规定。
5、需要根据企业行业与类型进行软件系统(MDM)的规划与选型
主数据的管理是针对异构系统建立的时间前后不一致所采用的折中方式,即在不破坏原有系统数据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在各个系统上面加上一层“帽子”而采用的一种数据映射关系,企业集团公用的人员、客户、供应商、物资、财务等数据是被映射的主数据。这样既适应了集团企业的发展阶段,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各个子公司单独的系统的完整性,又为集团集约化管控提供了公用数据。建立集团公司统一的主数据管理平台,可以使基础数据编码标准化,管理流程规范化,实现基础数据的集中管理,实现业务流程的标准化管理及监控,保证数据质量的真实性、一致性、完整性、及时性,提高全集团的数据管理能力和数据共享能力,提高通过数据综合分析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的能力。支持物资分类及编码的规则和管理流程的标准化,保障集团内物资编码和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通过统一的主数据管理平台,实现物资主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统一管理,使全集团的物资主数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
通过主数据平台与有关信息系统的集成,建立集团公司物资主数据的注册和订阅分发机制,发布标准化数据至各应用系统,实现整体数据源头清晰、标准统一、共享应用,促进以电子招标采购平台、项目管理、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系统为核心的集团公司系统群充分发挥整体效用。